志愿精神,让虹口更有“温度”

2017/12/7 15:53:52 来源:虹口报  

  

  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修理手表 闪晓虎 摄

  12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。这一天,虹口30支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、近200名志愿者在鲁迅公园“为好人点赞”志愿服务活动现场,为数千名市民群众提供家电维修、钟表维修、理发以及医疗、法律、金融、心理咨询等60项志愿服务项目。此外,近期虹口1190多支志愿者服务团队、12.4万名志愿者也将在大街小巷、园区楼宇等处播撒“爱心种子”。

  汇聚点滴成壮举平凡中孕育感动

  早在2012年,虹口就成立了区志愿者服务中心,旨在通过社会化、项目化和专业化运作,根据社会管理和百姓需求,招募专业志愿者,打造公益品牌,汇集各类社会力量,不断延伸志愿服务内容。

  6年来,虹口的志愿服务领域可谓硕果累累。1个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、8个街道(社区)志愿服务中心、212个居委(小区)志愿服务站,构成了“1+8+X”志愿服务工作网络,初步实现了有专人负责、专项经费、专用场地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,基本完成了民生服务和功能内涵的完善,实现了全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功能优化升级全覆盖的目标,形成了制度健全、布局合理、服务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。与此同时,一位位典型人物不断涌现,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也孕育而生。

  他们中有“全国最美志愿者”“大地妈妈”易解放,她带领千万名志愿者在内蒙古地区义务植树500万棵,将27000亩沙漠荒地变成绿洲;他们中有“上海市优秀志愿者”张心亚,她坚持服务阳光之家智障学员十余年,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;他们中有“全国劳模”殷仁俊,他25年来坚持为福利院、医院以及社区老人理发,不收一分钱……他们是个人,也是群体,把一件件小事做成了壮举。

  青年志愿者来接力区域化党建显成效

  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,有困难找志愿者、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民众共识。目前,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过12.4万,占常住人口比例接近15%。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早已不再仅仅是退休人员了,越来越多80后、90后、甚至00后都参与了进来,本区主要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已有近七成由年轻人担任。

  在区域化党建的大格局中,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行动了起来。来自电力公司的朝阳青年服务队,30岁以下的白领定期走访对口小区,开展节能宣传、普及安全用电知识;来自和平眼科医院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,组织一批又一批青年医师,走进社区为老年人做眼科检查,免费筛查白内障……近半年来,本区新增了一万多名注册志愿者,大多来自辖区内的文明单位,涉及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环保、金融、电信等各行各业。

  此外,为了精细化开展志愿服务,各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均建立了志愿者技能信息库,助力实现志愿需求和项目对接。

  完善民生服务功能提升能级重实效

  去年以来,上海市政府连续两年将“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民生服务功能”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。区文明办也以此为契机,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功能优化升级,主要包括搭建志愿服务全平台、完善志愿服务资源库,努力做到志愿服务有实效。

  除了在3·5学雷锋日、12·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之外,各街道还设立了志愿服务“大篷车”,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、量血压、家电维修、配钥匙等日常便民服务。此外,本区还在各类纪念馆、公园、图书馆、医院等服务场所建立了28个志愿服务基地,既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阵地,又能使场馆更好服务群众。其中,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获评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。

  志愿精神的种子在虹口扎根发芽、开花结果。今后,区文明办将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统筹协调、指导服务、管理监督、宣传引导作用,继续完善供需对接、注册认证、项目孵化、资源整合、能力建设、团队培育、指导监督、激励保障、文化建设等九大功能,全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,让志愿服务真正扎根社区、服务社区,共同建设“高品质”的虹口、“有温度”的上海。-->